“以前辦理臨時救助對象認定,需要跑好幾趟,提交很多材料,現在帶上社保卡只需跑一趟就能辦理,十分便捷!”近日,在新縣金蘭山便民服務中心,前來辦理臨時救助對象認定業務的黃先生高興地說。
近期,新縣全面啟動鄉鎮“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通過整合站所機構和優化辦理流程,該改革有效打造了基層便民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解決了以往辦事中的難點、堵點和痛點問題。
推進“一門辦理”。按照“應進則進、能進則進”的原則,強化行政審批和服務職能歸并,整合鄉鎮原七站八所和縣直派駐機構行政審批職能,將就業和社會保障、醫療保障、不動產登記、社會救助、戶籍管理、水電氣、市場主體登記、退役軍人服務等涉及企業和群眾的審批、服務事項全部納入鄉鎮行政審批中心,實現“一門式辦理”,解決了以往進多門、找多人、多頭跑、來回跑等難點、堵點或痛點問題。推行“一窗受理、分類辦理”,按照“4+N”模式打造專項業務和無差別業務服務。通過“減縣補鄉”充實鄉鎮審批服務隊伍力量,確保鄉鎮審批人員全部集中到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每個受理窗口配備1名工作人員。聚焦群眾經常辦理的事項,及時回應個性化需求,單獨梳理下放鄉鎮級延伸服務事項85項、村級延伸服務事項23項,確保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做出彩。
實現“一章審批”。通過高位推進和系統整合,新縣將原鄉鎮站所分散受理的審批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整合至鄉鎮人民政府名義下的“一枚印章統管審批”系統。對外所有審批服務均使用“新縣XX鄉鎮人民政府行政審批專用章”進行辦理。這種方式實現了從“分散受理”到“全科受理”的轉變,真正實現了“進一扇門、一窗受理、一套標準、一網通辦、一枚印章”的“一站式”審批服務。
提升“一窗服務”。新縣持續推進了“三化”措施,一方面,通過整合歸并省市清單、規范窗口設置和信息化辦公設備配置,夯實了基層政務服務的“標準化”。另一方面,通過規范鄉鎮便民服務大廳建設、服務評價和監督機制,打造了基層政務服務的“規范化”。此外,通過政務服務“就近辦”、線下幫辦代辦工作的推進以及線上“一網通辦”平臺的建設,實現了群眾辦事的“便利化”。
改革推行之后,新縣鄉鎮便民服務窗口審批章數量減少到僅3枚(含公安派出所和市場監管所印章),群眾辦事需要提交的材料減少50%以上,整體審批提速率超過80%,群眾滿意度超過99.9%。企業和群眾不再面臨往返奔波、蓋章繁多和審批速度慢的問題。
下一步,新縣將持續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為推動“放管服效”改革向鄉村兩級縱深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切實提升了基層政務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為基層辦事企業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郝昱瑋 成浩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