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信息技術創新不斷加快,信息領域涌現出大量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不斷刺激新的消費需求,信息消費成為日益活躍的消費熱點,那么,信息消費有怎樣的特點呢?接下來,本文將介紹信息消費的相關內容。
信息消費有怎樣的特點?
所謂信息消費,就是社會信息生產和交流過程的延續,是信息消費者獲取信息、認知信息內容和再生信息等基本環節所構成的社會活動,具有以下特點:
1)共享性
從邊際效用的角度來看,如果A和B都是信息商品,消費者購買一個單位A或者一個單位B或者每個單位一個單位就足夠了,完全沒有必要,不會購買超過一個單位A或者B,一旦A和B分別購買或各購買一個單位,其總效用已經確定,不會隨著同一信息商品消費的增加而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信息商品的邊際效用也有下降的趨勢,但是,在使用和消費中,物質商品是以犧牲自身的消耗和磨損為代價的,而在使用和消費中,信息商品表現為信息內容從一種物質載體轉移到另一種物質載體,但無論如何轉移,一般都不會失去其使用價值或效用。
2)參與性
在信息社會中,由于信息網絡的發展,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雙向快速溝通成為可能,消費者的需求信息被廠商快速掌握,使廠商能夠根據訂單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減少庫存積壓。而且,在利用信息網絡的數字經濟領域,額外的生產和銷售成本幾乎等于零,這樣制造商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利潤,同時也可以為消費者做出多樣化的選擇提供極大的便利,從而獲得最大的滿意度。可見,消費信息化模糊了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界限,消費者可以通過信息網絡參與生產者的生產活動,參與商品的設計和質量監督。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創新有利于增加信息和物質財富。
3)增值性
信息經濟時代,信息產品是人們消費的主要對象,而信息是累積的、非消費的。信息本身并不服從少用的規律,而是多用的規律,所以總的來說,隨著消費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會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在信息消費過程中,消費者應該將現有信息納入其中作為消費的基礎,將現有信息與消費過程中獲得的信息產品有機結合和碰撞,即進行知識加工和知識再生。此外,還有人提到信息需求具有雙重結構性,信息需求和信息占有是相互增加的條件,因此,信息消費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不斷創新和信息增值的過程。
信息消費發展趨勢怎么樣?
隨著政策的不斷細化和實施,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和產業,信息通信技術的不斷創新,信息領域將出現大量新產品、新服務和新業態,這將加速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不斷擴大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1.深化政策創造新環境
圍繞“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相關部門密集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隨著相關政策的不斷深化,將為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2.消費結構升級刺激新需求
近年來,消費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突出,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的第一引擎。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消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觀念、消費內容和消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產品升級和產業創新發展將帶動傳統消費升級和新消費的蓬勃興起,不斷注入新的動能,進一步擴大和提升信息消費,釋放內需潛力。
3.信息消費釋放新的增長空間
從發達國家的經濟角度來看,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后,技術含量高、服務內容豐富、可擴展性強的信息消費是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體現,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已成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