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頸線是什么意思?
在眾多K線形態中,有一種吊頸線,它是K線的一種具體形態,也是一種空頭K線形態,所以代表的含義并不好。通常市場在經過一番上漲之后,在高位上出現一根長下影線,那么通常就可以稱之為是吊頸線,吊頸線的K線實體部分通常都是小陰或小陽,實體非常小,一般只有下影線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左右,當吊頸線出現的時候,我們應當盡快賣出離場,因為這是即將下跌的征兆。
當股價或者是大盤指數當天開盤的時候是評價開盤,然后開始大幅度的下跌,而到了尾盤的時候又開始大幅度的拉升,這樣就會形成一個長下影線,而當天的收盤價和開盤價相差并不大,所以K線實體部分很小,這就形成了吊頸線。吊頸線一般都是出現在股價上漲之后的高位上,它的形態就像一根長線深入湖底釣魚,所以對于吊頸線還有一句說法那就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說明當天將股價拉回到高位上的主力進行了頻繁而密集的操作,讓投資者誤認為股價強勢回升,其實就是為了吸引資金進場接盤,而主力好趁機跑路。
之所以說是姜太公釣魚,是因為這跟長下影線并沒有勾,那么這樣釣上來的魚自然也就是笨魚,是那些想要盲目抄底的投資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買入的投資者往往會被套牢在高位上。因此,出現吊頸線的時候,我們應該盡快將手中的股票清倉,而不是再次進場抄底。
最后提醒大家,吊頸線雖然代表的含義不好,但是我們也不能僅僅只從這一根K線上來判斷后期的走勢,重要的是結合前面的幾根K線來進行綜合的判斷,這樣才能更好更深入的了解股價運行的趨勢,也才能更加精準的操作。
吊頸線和錘頭線區別有哪些?
錘頭線和吊頸線的形態基本上一致,區別在于同樣的形態出現在了不同的位置。錘頭線一般出現在下跌趨勢末端,代表見底信號,后市看漲;而吊頸線一般出現在上漲趨勢末端,代表見頂信號,后市看跌。
錘頭線,也叫錘子線,錘頭線的形態就是下圖中白色圈圈指示的這根k線。錘頭k線下影線比較長,實體部分較小,一般無上影線或上影線很短。因為其形態看起來就像一個錘子的形狀,故稱錘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