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國慶節后第二天,李誕誕生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的一礦場。
當然,他不是從地里刨出來的。
礦場條件惡劣,想喝健康的水都很難,造成李誕的牙齒,從小就不好。
(資料圖片)
李誕很聰明,但上學并不努力,他曾一度沉迷于米蘭·昆德拉的小說,還特別愛看吳宗憲的綜藝節目。
那時候,他還不知道,這兩個愛好,最終能成就他的“頂流”。
01
高中畢業后,李誕高考落榜,復讀了一年,才考上遠在廣州的華南農業大學,讀社會學。
嗯,米蘭·昆德拉看多了,確實想好好研究研究社會。
從錫林郭勒到廣州,直線距離都超過兩千公里。遠走高飛的李誕,這下可以盡情放飛自我了。
大學期間,他大量讀書,儲備了豐富的知識。
這些知識,也是資本。
當時,正處于微博興起的階段,碎片化閱讀潮流之風盛行。李誕無聊時就在網上寫寫段子,居然積累了不少粉絲,還有廣告商慕名邀約。
這,讓李誕生看到了商機:段子能賺錢。
但自命清高的他,又不愿意賺這個錢。
大學將要畢業時,李誕選擇去南方某大報社實習,進而實現他的文人夢。
那時網絡還沒有這么發達。快要過年時的某一天,李誕剛從火車站排隊搶票回來,在電梯里碰到幾個不認識的同事。
聽他們聊天,一個說,沒事不用搶,我們跑春運口的,有票。
原來,當記者的也會拿好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句話,讓李誕覺得他所有的清高都沒有了意義。
想通了這一點,所有的理想主義瞬間土崩瓦解,剩下的,是一個完全現實化的李誕。
既然最終都是為了錢,那就直接談錢好了。
于是他辭職進入廣告公司,赤裸裸地以賣字為生。
這件事,對李誕的觸動一定很大。他不僅放棄了自己堅持已久的清高,還因此看不起清高的知識分子。
或許,多年以后,在他身上所形成的“喪文化”和“諧謔文化”,也都起源于這一刻。
02
2012年,東方衛視《今晚80后脫口秀》節目開播,力推當時風頭正健的王自健,李誕經人介紹,去給王自健寫段子。
同去的,還有王建國等人。
后來,他們二人從幕后走向臺前,成為節目常駐嘉賓,效果居然很好,蛋蛋和建國也因此成名。
再后來,又有池子、思文、程璐等人持續加入,漸漸形成了中國脫口秀新勢力“笑果文化”的骨干框架。
程璐和思文的加入,還為這幫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二人結婚時,把婚禮現場搞成了搞笑的“吐槽大會”形式。
導演葉烽看到后,覺得很有意思,就開始醞釀要不要辦一檔這樣的節目。
后來的幾年,隨著“今晚80后”的熱度消退,以及王自健被家暴,患上抑郁癥等問題,開始逐漸隱退。
2017年,《吐槽大會》正式上線,王自健退出,李誕成為總策劃人。
而且,李誕還擔任了“笑果文化”的大股東,由蛋蛋變成蛋總,王建國再也不敢打他了。
所謂,世無英雄,使……時勢造英雄。
李誕不但頻繁打造、亮相各種綜藝節目,制造笑點,還借著娛樂的東風,出版了作品《笑場》《宇宙超度指南》以及《冷場》,成為非著名滯銷書作家。
演員、段子手、作家、策劃人,當年他所喜愛的“米蘭·昆德拉”和“吳宗憲”,如今都開花結果了。
此外,小眼聚光、其貌不揚的他,還娶到了白富美老婆。
03
黑尾醬本名陳典,典型的四川妹子,人長得很漂亮。
身為網紅,卻沒有網紅臉。
黑尾醬原是軍藝05級學員,2015年左右退伍。
按說,她也是有十年軍旅生涯的人,但怎么看都不像。
比如紋身。
黑尾醬從不掩飾她身上的大面積紋身,或許,這正是她要炫耀的地方呢。
整個左胳膊,簡直就像步驚云的麒麟臂。還有腰部、臀部,甚至更隱秘的部位。
當然,黑尾醬早已不在軍營,紋身也并無不妥。
可她屢屢挑動人們神經的那些言行,似乎就不太妥當了吧。
“醬”放在菜里,是中國用法,放在名字里,是日本用法。
黑尾醬,乍一聽像是個日本人。
這也充分證明了她的文化屬性與日本密不可分。
在她公開的私生活中,經常會以日本人的造型出現,甚至還曾說自己是東京人。
2018年,黑尾醬在一段視頻中顯示,家里墻上赫然掛著“東亞病夫”四個大字。
這四個字對中國人意味著什么,無需多說。
如此不顧民族情緒的行為,真的不太好。
雖然黑尾醬只是一個網紅,但畢竟也是公眾人物。甚至說,就算不是公眾人物,這樣還是不太好。
她與李誕是怎么在一起的,不得而知,反正據李誕自己說,是“她貪戀我的美色”。
自戀之情溢于言表。
反正,一個說,除了快樂,我什么都給不了你。
另一個說,除了快樂,我什么都不想要。
還有,一個愛染一紅頭發,一個愛染綠頭發。
04
李誕說過很多經典的話,比如“人間不值得”。
這種看破紅塵、遺世獨立的滄桑感,很快被他曾經追求,后來厭惡的文藝青年所捕捉到,并奉為處世箴言。
這就是網絡中流行的“喪文化”。
李誕自己曾說過,“ 我一直以來是個沮喪的人,認為人生沒有絲毫意義。”
當然,還有后半句,那就是“人生也有美”。
但網絡流行的通病,往往就是斷章取義,別人才不管你還有沒有后半句呢,反正你就是“喪”,我也“喪”,大家都“喪”。
我沒有初心,我的初心就是想躺著,千萬別跟我說勿忘初心,我正奮斗呢,你一勸,當場就躺下了。
我們不是結了婚悲觀,是有了悲觀的認識才敢結婚。
只要思考對了問題,人人都容易得抑郁癥。
為何要掙扎,離開能去哪?宇宙這么大,沒有你的家。
我的柔情,你永遠不懂裝懂。
人與人難以交流是怕熟知終會導致全面的乏味,人與人相愛是讓人在活著時就能體驗死亡。
這些話,聽起來是夠喪的吧?不過也能從某些方面觸動人心。
事實上,(如今的)李誕才不“喪”呢,他特別善于利用這種情緒制造熱點,收割韭菜,賺取流量。
他搞《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上《奇葩說》,每每語不驚人死不休,讓人聽了那是一個痛快。
因為他深知這個時代,大家都有壓力,都很累,與其灌輸心靈雞湯,不如以相反的方式,讓人發泄出來,徹底爽一把。
他將“喪文化”做成了一門生意。
中國有句古話,叫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李誕,包括他的老婆黑尾醬,在語出驚人的同時,也常常會招惹一些是非。
比如直播中罵人。
又要粉絲買你的東西,又罵人家,真是好偶像啊。
你覺得你是在玩諧謔梗,可粉絲并不這么認為。人家好心被狗咬,是會很傷心的。
再比如,你做廣告就做廣告吧,還順便黑了職場女性一把,你讓廣大買你內衣的人怎么想?
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不是什么話、在什么場合都能隨便說的,生活中,沒有那么多《吐槽大會》的舞臺。
“沒有我帶不了的貨,你就說信不信吧”,這話說得,是不是有點膨脹了?
作為公眾人物,如果太過膨脹,不知收斂,也沒有你翻不了的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