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體報道,中國十大房地產企業綠地集團開始拖欠巨額工程款,多個商業項目停工、關閉。
當然,這并不是綠地今年第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綠地湖南強迫員工購房的消息早已成為房地產行業熱門話題。
【資料圖】
綠地集團是一家罕見的同時在A股H股上市的房地產企業,也是業內十大房地產企業之一。根據綠地控股((600606.SH)披露的財務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總收入2942.18億元,凈利潤156.94億元,總資產10398.64億元。
然而,這個萬億級的房地產巨頭最近卻遇到了很多麻煩。
綠地拖欠大量工程款
據12月2日長江商報報道,綠地武漢中心項目和武漢和平大道香樹花城B區寫字樓和商業綜合體已經關閉了幾個月。
同時,據中國網財經報道,綠地下屬的西安綠榕置業有限公司也因非法銷售商品房受到群眾投訴,并被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記過警告處分。
停工、違規銷售,但還沒有結束。此外,綠地還被爆出拖欠了大量工程款。
根據電纜網的說法,武漢和平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武漢市和平大道香樹花城大廈B辦公樓和商業綜合體關閉后,現場工作人員透露,公司(以下簡稱“華仁集團”)不再墊付建設資金。
有媒體記者走訪青山香樹花城項目了解到,華仁集團一直在為項目建設提供資金。由于綠地集團長期未能按時兌現資金,華仁集團不愿進一步墊付。目前,只有2號樓封頂,另外兩棟樓主體結構僅完成一半。工人們說,目前他們只負責2號辦公樓(隔離室)的內部結構。一位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除了封頂辦公樓的建設外,另外兩棟辦公樓將由其他企業接手。
施工方墊付施工款,綠地集團再支付工程款似乎是正常的。然而,無論武漢綠地中心承包方中建三局還是青山香樹花城建設方華仁集團,都因綠地集團“欠債”而被迫停工。
根據財務數據,綠地控股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業績出現下滑。2019年1-9月,綠地控股簽約銷售面積2117.1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13.2%;銷售金額2345.5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2.1%。
其中,三季度綠地控股銷售額大幅下降,實現簽約銷售面積630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42.1%;實現簽約銷售金額668.6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5.8%。
同時,集團今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1.27億元,較2018年同期309.73億元下降70.53%。
負債方面,今年前三季度,綠地控股負債總額9181億元,負債率88.29%,在業內處于較高水平。其中,短期借款266.4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6.75%;應付票據10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7.89%;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630億元,其他流動負債137.24億元;長期借款151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26%。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綠地集團旗下有上海綠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南通市綠地置業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因項目資金違約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不過,面對外界的上述質疑,綠地否認存在現金流問題。目前,公司仍在擴大土地收購。
綠地集團目前在云南省昆市明有綠地東南亞中心,綠地滇池國際健康城,綠地東南亞中心428公館,綠地東海岸在售。值得一提的是綠地東海岸是綠地集團在昆明收購龍斗壹號的項目,近日抵押了930個車位,項目于12月5日獲得預售證20191900號,預計近期會開盤了。
昆明綠地東海岸抵押車位930個(明細點擊查看)
http://bdc.km.org.cn/c/2019-12-04/3218943.shtml
昆明綠地東海岸項目在建工程抵押歷史明細
新聞鏈接
房地產企業生存的“冰火兩重天”
目前,房地產業迎來“寒冬”,但值得注意的是,“寒冬”帶來的競爭正在導致行業格局的變化。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難,有些企業反而活得很滋潤。
12月2日,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今年11月,世茂房地產簽約銷售金額約305億元,簽約銷售面積178.31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60%和61%。
截至目前,世茂今年已實現銷售額2277.3億元,提前完成了2100億元的年度銷售目標,重返行業前十。
世茂銷量突破的主要原因是以價換量。世茂當月銷售均價17106元/平方米,較10月份下降4.8%。
目前,國內房地產業的“銷售之王”仍然是碧桂園。今年以來,碧桂園不再公布全口徑銷售數據,而是公布權益銷售金額。據易居克而瑞統計,今年前11個月,碧桂園全口徑銷售數據達到7515億元,同比增長13%。
今年前11個月,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面積3697.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73%;合同銷售金額5735.3億元,同比增長5.44%。
恒大在8月底推出了多種價格優惠策略。受此影響,恒大在“金九銀十”期間先后刷出了831.3億元和903億元的月度銷售記錄。到11月,隨著促銷措施的逐步退出,恒大的銷售額銳減至370.6億元。至此,今年前11個月,恒大仍憑借5805.6億元的銷售規模升至行業第二位。
據易居克而瑞統計,融創前11個月實現銷售5004億,同比增長20%。至此,中國房地產企業“5000億俱樂部”已擴大到4個成員。
在已公布銷售數據的房地產企業中,銷售數據以增長為主。今年前11個月,新城控股合同銷售額2465.62億元,同比增長24.17%;融信銷售額1260.93億元,同比增長16.5%;奧園銷售額1012.7億元,增長37%。然而,小型房地產企業的業績卻很差。前11個月,景瑞控股銷售額206.31億元,同比下降4.55%。
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頻出,部分區域市場出現了下跌趨勢。為了資金回籠,品牌房地產企業普遍加大了銷售力度。在大中型房地產企業中,除了綠地、泰禾等少數企業外,業績“飄紅”仍是主旋律。
據易居克而瑞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房地產百強企業銷售總額約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11至30名的中型房地產企業的銷售增長率為26%,是增長最快的群體。
這一群體的崛起加速了大中型房地產企業的市場份額。華創證券的一份報告指出,今年前10個月,前30名房地產企業的銷售額占全國房地產銷售額的一半。2011年,這一比例僅為15%左右。
年內房地產企業破產數量達500家
人民法院公告網站顯示,截至2019年11月27日,房地產企業破產數量已達459人,已超過2018年的458家破產數量。
隨著房地產調控的不斷深入,房地產企業集中度的不斷提高,融資環境的不斷收緊,房地產企業特別是中小房地產企業的生存壓力不斷加大,破產的數量明顯增加。
從申請破產的時間來看,去年上半年有177家企業破產,去年下半年增至281家;今年上半年為238家,下半年以來為221家。
可見,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破產房地產企業數量開始明顯增加。從破產房地產企業的情況看,他們主要是三四線的中小房地產企業,實力較弱,抗風險能力較差。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9年至今,破產企業開始出現一些曾經規模較大的企業,如銀億股份、新光集團等知名房地產企業。與此同時,一些知名房地產企業繼續拖欠債務。比如,頤和地產面臨合計10億元的債務違約。
12月3日,根據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消息,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仁澤公司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仁澤公司無力償還到期債務、經營虧損,償付能力明顯不足”。根據資產評估報告及相關證據,仁澤公司資產價值32.63億元,負債169.16億元。
昆明當地著名的這家房地產企業自2008年成立以來,在昆明市廣福路與前衛西路開發的西南海項目。因資金鏈被打破,西南海項目已經停工近五年了。
據《破產文書》顯示,昆明中院于2019年11月14日指定仁澤公司清算組為仁澤公司管理人,進行破產清算。
目前保守估計,年內破產的房地產企業多達500家。業內人士指出,行業“寒冬”意味著房地產競爭加劇,中小型房地產企業的破產潮可能已經來臨。
本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房地產企業